2013/01/19

What You Believe





很喜歡同學們問我問題,我們往往可以從一個人所問的問題,去瞭解他的想法與經歷、他的個性與特質。我也從這些問題中,去探索自己未知的另一個世界,也更深信我所堅信的道理。

當學習到一個階段後,我很建議同學們多去看看,去嘗試不同領域的專業,去體驗不同老師的教學,進而去探索自己、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與規劃,然後依據自己的進程持續成長。

原因很簡單,不嘗試,你永遠不知道。

舉例來說,國際線上的知名肚皮舞者,在我腦袋留有印象的名單中,我似乎想不起來有哪一位舞者是只有跟一位老師學習,哪一位舞者是只接觸過單一種舞蹈類型。當然,我認識的不多,但能叫的出名字的國際知名舞者也還算不少。

個人淺見,
舞蹈沒有界線,也不該被侷限。


也許接下來要說得頗具爭議,尤其在常講求單一師徒制的社會。

在一堂課程上,曾經有位老師分享過一句話:
If you only can do one style, you have NO style.

我很認同這句話,當你只會一種風格時,你是無法找到屬於你自己的風格的!

我相信,多元發展訓練是好的,不只是單就舞蹈本身來說是如此,而是在這樣多方嘗試、累積下,你能更瞭解自己,也更清楚知道什麼是你所愛的,什麼是你所要的。

有人喜歡在嚴厲的環境下學習,有人喜歡和樂的氛圍下舞動。有些人需要被鞭策才會成長,有些人需要被鼓勵才會茁壯。你若不去嘗試,怎麼知道哪一種方式最適合你?除非,你100%清楚肯定瞭解你自己。

但,你清楚肯定的原因,不也是因為你體驗過了才知道?


我喜歡使用「分享」的概念,將我的所學與同學們分享。我常覺得自己很渺小,尤其在學無止盡的生涯裡,越學,越覺得微小。我們彼此各有所長,人生不斷在學習與成長,不只是同學們向我學習,我也在向他們學習。在這個沒有絕對性的社會裡,我分享我的所學,同學們分享他們的所知,提出他們的疑惑,大家再一起討論,不論他們是否能認同並接受我的邏輯與理念(雖然目前為止幾乎都是認同的),在這樣互動的過程中,也找到彼此心中那份信念與力量。


重點不在於做了什麼、怎麼做的,
重點是,你為何而做?

我一直都是這樣認為,所以我常丟問號給同學們,讓他們去思考。我不會去勉強或是限制,尤其大家都是成年人,彼此也都有自己的生活,每一個獨立個體都有自己的決定權。

我相信、也一直提醒自己,要學習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。
教學也是。

每一個同學,都是獨立個體,他們有自己的想法,自己的規劃,每個人所擁有的與缺少的也都不同。所以當他們想要多瞭解A,我會建議他可以去找Y老師,想要嘗試B,那我會建議他可以去找P老師,甚至如果發現他們可能可以透過M老師、或是接受某一種舞蹈訓練,成為一位更優秀的舞者,那我會主動跟他提出建議,看要不要去試試。

對我來說,學舞,不是非黑即白,更不是非對即錯。
這樣太武斷。


也許這樣另類的氣度在此不是那樣受歡迎,
但我相信,這份信念會是種力量,緩緩持續發酵着。


如果你認同我的信念,歡迎分享轉貼本文,一起將這份力量擴散。
即使需要很長的時間醖釀。